导入数据...
劳动基地在校园,磨炼品质助成长——攀枝花市大河中学开展劳动实践活动
[攀枝花市大河中学校]  [手机版本]  [扫描分享]  发布时间:2023年2月20日
  查看:153
  来源:

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及关于实施德育铸魂、智育提质、体教融合、美育熏陶、劳动促进“五大行动”的部署要求,兔年新春,大河中学将植物园开辟升级为劳动实践基地,明确学校劳动教育要求,有目的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劳动实践,让学生动手实践、出力流汗,接受锻炼、磨炼意志,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。2023年2月18日,高一年级的各班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进行了劳动实践活动,本次劳动实践的内容是种植蔬菜。


学校将种植区域划分给高一各班,实行班级承包负责制,每个班对自己所属的责任区实行“四包”,即包种植、包培育、包管理、包收获。根据时令变化,带领学生在地里种上各种类的果蔬,全程让学生自主管理,通过“种、赏、收、品”,让学生感受多种劳动的乐趣,培养劳动技能,培育热爱劳动的美德。

种植之前,指导老师详细地向同学们讲解了作物生长习性和相关劳动技巧,随后同学们进行分组,有的负责拔草,有的负责松土,有的负责插苗,有的负责浇水,所有同学积极参与,敢吃苦,向前冲,在劳动中学习,在劳动中成长。

劳动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,老师们的言传身教,在孩子心中播下了劳动光荣的种子,进一步锻炼学生劳动实践能力,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、劳动技能和生活技能,感受劳动之美,树立劳动光荣意识。

队员们在“农田”里埋头苦干,个个奋勇争先,发扬不怕脏、不怕苦、不怕累的劳动精神,在劳动现场,同学们拿着小铁锹,在劳动责任地上把土整平、挖坑、种植、浇水……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劳动的喜悦,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
走出课堂,走进田园,劳动实践基地成了鲜活的教材。劳动基地作为实践课堂,引领学生在生活、生产中学习,使书本知识生活化,使劳动生活教育化,实现了教育与生活的双向沟通、双向融合,让同学们真正走进生活的课堂,走进劳动的现场。

“人有两件宝,双手和大脑,一切靠劳动,生活才美好”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劳动的生动诠释。这平平凡凡的劳动创造了人类,也带来了美好,劳动是最美的举动,是最美的精神! 

劳动是生命的底色。列夫·托尔斯泰曾说:“?的幸福存在于?活之中,?活存在于劳动之中。”大河中学坚持五育并举,让劳动教育变加法,为学生成长“赋能”,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新路径,通过多种形式,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。

劳动实践基地不仅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同学们日常卫生清扫、劳动实践体验以及课下观赏休闲的场所,给同学们带来了多种乐趣。劳动实践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提高,更增强了同学们的综合素养。学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劳动和教育有机结合育人的特色,依托基地形成了课堂外的育体育心的基地课堂,让学生在课堂外知行合一、在劳动中身体得到锻炼,心灵得到放松。

本次劳动实践活动,旨在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把握劳动育人导向,树立学生劳动意识,提高劳动技能,让学生在体验、参与、协作中获得综合性的多元人文教育经验,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。今后大河中学将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,通过劳动教育,使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崇高、劳动最伟大、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。